前排提示:剧透警告。
- 本文最初撰写于 2024 年 10 月 21 日,现进行补充修订和发布,与官中发行时间相近纯属巧合
- 文笔一般,可能词不达意
- 本文或许有暴论,但不接受任何辩经,若观点冲突请友好讨论,否则删评处理。
先说本文的最终论点:作为一名新岛厨,本作人设的优异性我愿称之为一部佳作,但不能完全认同甚至感到厌恶新岛夕在 True End 中所传达的观点。
写作 Ghost 的王,读作人人都能踩一脚的弟中弟
男主在前期给我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满级嘴臭与高素质发言(挺好奇官中会如何处理,如果直接删除或替换那可太符合价值观了),使得共通线十分有趣,无不充满欢快气息(岛在写日常这块我一直是认可的)。不同于某些脚本家在日常里塞满的恶劣黄段子,向来是成熟大姐姐/女角色调*纯情小处*的男主,举国苦♀醛久矣,今儿能逆时代潮流,男主调*/骚扰女角色,当褒奖一番。同时男主的玩世不恭和厌世心理,不禁在其身上看到了些许缩影,因而更能狠狠地共情。
剧情上,线路排名:True End = 绫 End2 >> 绫 End1 >> 白熊线 = 吾夜线 = 兰线 >> 萝莉线,角色上,喜爱程度:樱 = 绫 >> 白熊 > 吾夜 >>>> 萝莉。不难看出我对本作萝莉的憎恶,以至于我都不想称其名,憎恶的导火索源于 XP 和设定和性格完全无感,实质上跟对 TE 的憎恶同源,稍后再说。岛作品的音乐不必多言,全是仙品。作画也可圈可点。
未经他人苦,却劝他人善
凶手杀掉了你全家和老婆在内的许多人,等你十余年后有能力复仇时,却有着一群自称为「朋友」的贵物站在自认为正确的制高点劝告他人「放下仇恨,凶手已经老了,何况你还有光明的前途」。我的气愤一定程度上集中在了萝莉身上,纵观全文也不冤枉,这角色自始至终给我的感觉都是自作主张、自以为是、未尝人间疾苦的温室花朵,TE 中几乎是以它为带头劝说男主放下仇恨。所谓毕业,所谓告别过去向前看,对男主来说又怎么可能,老婆死了,亲人没了,背负数百人的怨念。甚至到最后看似很强的男主被任人摆弄,谁都能踩一脚,可悲又可笑,所谓复仇只不过是弱者的无能狂怒。而角色指责男主,似乎让男主为心爱之人的复仇也成了一种过错。好比面对死到临头的绝症病人,强行要求对方活下去一样,荒诞无比。
放下仇恨——说教意味极大的 TE
素质很有麦
每讲到这,就会有跳梁小丑跑出来指责我剧情没看懂,跟我说「男主只是在逃避现实呀」,而点开主页查资历却不禁令人发笑。男主的「复仇」在前期确实是含糊其辞,因新岛夕的谜语人剧情,使玩家并不清楚复仇为何、复仇后又如何等问题。虽然后面也大差不差的交代清楚了,但新岛夕在 TE 最后强行将男主的「复仇」解释为「被怨魂们所强行赋予的使命和感情,实则并不想一心求死」,先不说这种突转式的解释是否令玩家买单,其核心就无法站稳脚跟,前中期大量剧情反复提及「复仇」到最后却突然变换主题成所谓的「毕业」,搞笑。自以为是的要求受害者原谅凶手,甚至说凶手老了就能免死,别太幽默。剖析这一悲剧的本源,实质上是无辜的人被卷入到政客斗争中沦为牺牲品,虽且不说遇难的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我想不通究竟是什么人会能如此淡然接受自己的双亲的死。退一步讲,男主的父亲是出生,且男主或许也是不肖子孙,使得他能心平气和接受事实,那么自己的未婚妻,樱的死又该作何解释?如果说男主在前几年那些复仇情绪都是被强行施加的,那在最后的冬日里,与那位雪白色的少女渡过的回忆又算什么?可悲,男主在最后似乎坦然接受了一切,新岛夕也自作主张替玩家选择了原谅,整篇文字在背后充满十足的构思。综上,此般解释都能接受的人,成分不言而喻,一边在虚拟中宣扬放下仇恨,一边在真实中张扬要勿忘国耻 、记历史,双标陋习可谓深远。
玄乎的主题和用整个剧情塑造的高级鸡汤
TE 结束片刻,聆听《Ghost Graduation》,接受着「卒業おめでとう」,说没有被感动到是骗人的,有人看到了青春结束时的怅然若失,有人看到了与旧友天各一方时的不舍,但对我而言,更多的是难受和意难平中夹着愤怒。所谓友情和青春之类的感情完全不敢苟同,歌曲评论下很多人讲诉「毕业」故事,本质跟抑郁小作文别无二致。在所谓的毕业这表层背后,不仅有着整个冬日男女主邂逅的回忆,更有着心爱之人阴阳两隔的遗恨,以及从一开始结局就已然注定的无力感。
愚昧的人在此刻又会跳出来反驳我「难不成给你写个死者复活的大团圆胡扯结局你就好受了?」,更是肤浅。首先 Happy End 不等于强行大团圆,其次角色写得惨不等于是悲剧更不代表作品优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的最中思维收下),单论本作 TE 结局,纯粹屎中之屎,最后,不要假定我的想法是死者复活,写一个令玩家接受的结局不是只有角色生与死这么简单。
挚爱之人死去的时候,我必须杀死自己。 ——中原中也《春日狂想》
死者复活是对死者莫大的侮辱,自然不可。如果说「有的人永远留在了冬天,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抵达春天」,那为何不能让自己也留在冬天?前往那虚无缥缈的春天又有何意义?为何不能是完成复仇后男主殉情的结局了?(如果你说「不是有复仇结局吗」,那建议搜下什么叫 True End)这样一来既完美符合男主人设(玩世不恭,生无可恋),又能铸就一对可歌可泣的阴阳鸳鸯故事(好比ルクル的《纸上魔法使》),或许传达的主题逼格降低了,但也比现今这奇葩主题好太多。
当然你新岛夕非要想写「勇敢地活下去/学会成长/与自己和解」的主题也并非不行,这可谓剧情作的经典主题,写得好的不少,诸如可称为此类主题典范之作的濑户口廉也的《Kira Kira⭐煌煌舞台》,再不济也可以学学某掉书袋脚本家的《美好的每一天》(虽然疯狂引用,但好歹故事讲明白了,结局也能接受)。瞧瞧现在这什么构思主题?前面大半篇幅写男主想复仇,还以为是 Gal 界《哈姆雷特》,到了最后来个突转结局,主题变成「毕业」,原来是大型鸡汤,看得令人尬得皮包。其次,毕业的背后是友情,新岛夕你说你想在最后突然写下友情是吧?那么男主那副醉生梦死不与人交往的样子何来的朋友?你说剧情中为主线铺路而蹦出来的认识几个月不到的女配角工具人们?那可真是如此廉价的友情,更别提你根本没在前面剧情中怎么写友情这一要点,此般说法更是站不住脚,以至于文不对题。
我能认可恋彼女、爱因斯坦、魔恋日的故事和主题,但唯独本作不可,因为触碰到了底线——任何第三者都没有资格指责第一者面对自己生活的态度,劝诫不幸的人要「坚强地活下去」的行为,只会令人感到鄙夷和恶心,自作主张教他人做事却又未曾亲自经历过,只会令人想上去给几巴掌。
陪伴与理解——绫为何能比肩于樱
在对这游戏主题进行了罄竹难书的批判后,容我点评一下值得欣慰的优异之处。虽然主题奇屎无比,但正如《魔女恋爱日记》胜在剧情(主题),而《初雪樱》胜在人设。新岛夕在塑造惹人怜爱的女角色这块,总是很擅长,恋彼女的姬野星奏、爱因斯坦的有村路美、魔恋日的 Alice&爱丽丝皆如此,而本作中,新岛夕竭尽笔墨塑造的「玉树樱」和「小坂井绫」也无不使人深爱。我很佩服新岛夕这一点,即便我对他在本作的观念感到如此气愤,但因为有这两位角色,我愿意称之其为一部佳作,给出不算太低的分。
对于绫,首先她是可靠而又可愛い的学姐,其次如夏目蓝之于《樱之诗》&《樱之刻》,而小坂井绫之于《初雪樱》。这两位角色取得了大量玩家的喜爱,究其根本,不难发现两者共同点——陪伴与理解。所谓理解,《樱之诗》中路人女主们以「欠男主人情而想要报答男主」为由逼迫男主直哉重新拿起画笔,但直哉毕业后十年里却没人回来看望自己跟孤家老人一样,字里行间中体现不出一点理解,而蓝全然不同,从直哉出生开始便一直默默陪伴着对方,无时无刻都理解、尊重、支持着直哉的决定,最终蓝得以在樱之刻中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女。「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并非只是一句情话,没有陪伴和付出,却想要对方无条件爱上自己实属扯淡。说得有点远了,对于本作的绫同样如此,堪称完美,不顾一切也要无条件支持男主所做的任何事(TE 里的 CG 帅炸了),男主永远的避风港,真正意义上的浪漫邂逅(初雪跟樱多少让我闻到点盐碱地包办婚姻般嗤之以鼻的味道),反观那群狐朋狗友只会以上位者姿态要求男主做什么,宛如盐碱地式家长「我都是为了你好」,从未设身处地为男主着想。但绫终究不如蓝,在自己线里是真的惨,世界欠绫一个 Happy End,TE 最后跟男主对话更是痛心疾首(难得能在 Gal 中体会到跟女友强制性分手的感觉),不过换位思考,樱没了只剩下绫,或许绫才是真正的女主吧(初雪绫确信)。
不可思议系少女与四季告白
对于樱,首先想吐槽一点,幼樱的性格跟长大的樱对比感觉相去甚远,气质上、性格上和言行上都有微小差距,幼樱多少带点千金大小姐的气势,并不是特别喜欢,但长大的樱便是绝赞了(当然绫前辈也是绝赞)。
虽然初雪和樱最初的相遇并不够 romantic,这点前面也提过,但即便如此也算某种意义上的幼驯染角色,因为「在春去秋来的四季之中,我一直注视着你;在春夏秋冬的变换之中,我无时无刻不深爱着你」,在看不到的背后支持着、陪伴着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浪漫不过的事了?只不过,永远无法触碰到心爱之人,仅仅只能注视,初雪也永远意识不到这点,对樱而言实在是过于残酷。
我不能誓言永远,四季会不停地更替轮转。既然无法共处于同一场所,我便无法要求他永远记得我。但是,我发誓,直到你长大成人,直到你从这个地方毕业,直到那时为止,我都会一直与你相爱、相知、相守。而如今,誓言已经宣告结束,所以…现在的我要说,拜拜
当推完魔恋日后回看这句话时,能看到不少缩影,可见新岛夕的恋爱观和思想在制作初雪樱时就已很是成熟。魔恋日批判了永恒的爱并不存在(人心会变),永远的誓言只会显得廉价,而樱的这段告白第一句就表明自己不愿说些骗人的漂亮话,只是承诺在当下、在不远的将来会持续与你相守,注视着你,爱着你,何尝不正是爱得深沉的体现(所以说啊人设真的无敌)。
当樱祈愿自己能获得与初雪相见一个冬日时,她选择放弃过去的所有记忆,无关怨恨复仇,无关利益纠纷,仅仅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少女在这寒风刺骨的冬日与你相见。不可思议系的气氛总是环绕着你的身旁,纯真无邪的你是我的期盼,祈祷彼此能够永远是我的夙愿。正如最后那段毕业结语,与少女那耀眼的冬日回忆,必将如梦似幻一般流逝而过,但又如同樱花那样:
留给人一种面向未来、再度绽放的预感
最后
新岛夕想要传达主题一直是「如果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会怎么办」或是「我喜欢过你,但你不在了,所以我要向前」。他大多作品是想借失恋这个契机来传达恋爱、成长不会那么一帆风顺,或是没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当把 TE 看成纯粹的 BE,把「毕业」看作一种男主不要老婆只为一张毕业照的讽刺时,这样想就好受不少了。因为比起 Happy End,毫无疑问是 Bad End 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所以说,那些认同结局是 HE 的都该しね。
暖中带刀,刀中带虐,整体一看却又是暖的,这就是新岛夕的缺憾美。虽然我前面大篇幅批判结局的不合理性和说教意味,但还是要再次声明,结局固然不是最好,但绝对是最现实的结局没错,为了心爱之人而放弃自己的生活与之殉情,这种话很多时候只能在歌颂爱情的故事中进行诉说。正如恋彼女中星奏并非坏女人一样,都错在新岛夕的文笔和叙事上还差一截,导致观感太差,不仅没能说服我,反而看着很难受、气愤。新岛夕和世界真的欠初雪跟樱、跟绫一个美好结局。
最后的最后,祝愿身处不幸的人儿,能终有一天渡过寒冬,早日到达真正的春天,无论这春天是指向未来还是死亡。